大象植物园的客厅

lifetime

马粪与沃土





Friend - E

NY Boy E at Palos Verdes Stables, LA



0

2022年,给自己的关键词是:土壤。试图弄明白:什么是日常生活的沃土?

为了体现诚意,年初,搞了一个“开机仪式”:回到美国第一站洛杉矶,以开启这个沃土的探索之旅,初体验了一个与土壤有关的运动 —— 骑马。

感觉如何呢?嗯。确实很特别,全程都是马粪的味道。

切回正题,对什么是沃土,年初的直觉是:存在未曾察觉,缺少倍感难受的养分

一年之后对沃土有什么新感受呢?嗯 … 马粪的味道淡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沃土因人而已,2022年末的我,所领悟的沃土是:

  • 远离物质世界的挑拨;
  • 远离情绪世界的鼓动;
  • 远离信息世界的漩涡;
  • 远离人情世界的消耗。


最终,在这一席之地,寻找长期繁荣之物。做所有事情都是在做一件事情,一件我愿意一生投入其中,至少是一件让我能按时安心入睡的事情,最好健康持久

抬头遁入脑海,有谁做到了吗?

读过的书中,柳比歇夫算一个。一个热爱时间的人,善于利用时间的下脚料供自己做有益的事,而且还善于把命运给他下的绊子变成好事。

见过的人里,Leonard Adleman 算一个。Leonard Adleman 是我读书时的教授,上课时,他说最近几年每一天从早到晚都在研究一个问题:Prene_theory,什么是进化的大一统理论?他来开这门课,也是为了和学生们讨论,去伪存真。

拥有这样的生活沃土,着实令人羡慕。

他们的存在,也给我一些信心:自己或许也可培育出这样的沃土。

那就聊聊过去一年,生活的各个线头,织成的时间毛衣:四个远离

愿他们也能温暖你,在你需要的时候。

1 远离物质世界的挑拨

所谓,物质世界。我们是在和激素玩的游戏世界,激素是身体内分泌的物质,影响着我们的身心状态。

对内,我们在和身体的激素在互动。如糖皮质激素,一种一种进入工作状态时让你保持机敏和专注的压力激素。如果一天结束,你感到精疲力竭,就是因为你身体提供的这些激素被完全消耗了,而这一天,想必你在长时间专注做脑力工作。

对外,我们是和文化的激素在互动。如 Christmas creep, 一种节日氛围每年越来越早到来的现象。圣诞快乐的歌曲,成了消费主义的号角。原本文化的庆祝享受,被商业世界的人们,精心设计成了,钱包的正当抢劫,快乐演化成了焦虑。

所谓,远离挑拨。就是请回答:在物质层面,如何忘记肉体的存在,健康持久地生活?

对内,寻找各种激素调节的开关,若你需长时间用脑,需要学会糖皮质激素的调节方式,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 —— 真正有效地休息。「真正」指没有阅读,没有写作,没有社交媒体。因为这些活动,还是在处理信息,你没有给你的大脑足够时间重新生产所需要的激素来保持机敏和专注。想有效休息,在休息前先感受压力激素水平,

  • 如果低,即你感到疲劳或缺乏动力,可以快走,吃点零食,或者听一些高能量音乐,活动活动身体。
  • 如果高,即你感到焦虑或压力太大,可以试试闭上眼睛,深呼吸或者躺下,来抵消压力感。


向上抽象,则是老生常谈:健康饮食,规律作息,有效运动。

对外,了解我们认知是如何不知不觉踏入物质世界的陷阱?具体从认知空间的三个方面入手,

  • 认识身体基因里的过期偏好,
  • 过滤文化模因里的慢性毒药,
  • 三思经历记忆里的自我篡改。


在未抵达直觉高地时,只接受经过验证的真实,购买喜欢需要适合的东西,捍卫客观的真理而非自我。

若不能用十年,便无需用十日,毕竟我们已在物质过载的世界里,临时之物,随手可及。

无甚高论,追求简单生活:谨慎地拥有,珍惜地使用,勇敢地舍弃。

2 远离情绪世界的鼓动

所谓,情绪世界,是日常生活,身体最直接的信号世界。

情绪是我们的信使,而非敌人。去读懂它,而非抑制或者忽略它。

没有坏情绪,只是愉悦或者不愉悦,强烈或者不强烈。每一个情绪,都是一个邀请,邀请我们去探索外在现实和内在需求的差异。若持续地忽略,则可能演变成一场危机,如同《海边的曼彻斯特》。

有时听朋友说:我没有情绪,但又隐隐感觉不对。

我以前有时也同感,直到读了 Barrett 2017年出的 《How emotions are made》,才发觉那是

我未看见的彩虹色,未能欣赏的音乐。怎么说?

我们常说彩虹,红橙黄绿蓝靛紫,但是彩虹是连续的光谱,我们按特定范围的波长分类成七色,但有些文化里,彩虹只有6种颜色。因为,他们没有区别蓝靛。当然,还有5种颜色的彩虹。类比到情绪里,当你说情绪不好,可能是 uneasy,down, sad or others. 而不仅仅是 bad。

我们习惯了流行西方古典音乐,若第一次听甘美兰音乐,可能会认为自己听到了混乱的噪音。因为现在流行的西方古典音乐多使用十二平均律,即等距十二声音阶,而甘美兰音乐多使用非等距七声音阶

没有概念,所有的感觉输入都只是噪音。而体验盲区的你,无法听懂,便难以交流。

若你选择忽略,而噪音持续隐隐作用,暴走成了最有可能的出路。

所谓,远离鼓动。就是请回答:在意识层面,如何想起自我的存在,做生活的导演,指导陷入情绪的演员?

第一,不要成为一个情绪裁判,罚下任何的情绪,不他们出场。否则,他们会成为你持久的盲点,带给你突如其来的车祸而不自知。

第二,不要成为一个情绪驾驶员,让情绪拿上你的行动方向盘。否则,他们会累积成你厚重的自我假面,难以揭开,被情绪牵引,从而作出糟糕的决定。

情绪只是信使,斩杀带来坏消息的人,会让我们逐渐失去纠错机制,换一种说法,这是在主动地建立盲区,去默默引发一场积重难返的心理危机。

情绪只是信使,去看看信封里的内容吧,失望多关于未达成的预期,生气多关于不公平,快乐多关于完成。这些都是抵达深处自我觉醒的线索,揭开假面,直面真正的问题,多珍贵啊!

盲点和自我,是人生两大敌,前者突然发作和后者持续影响,在危险降临前,皆悄无声息。

还好,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很简单:请叫出我的名字!

若你还不知道情绪信使们的名字,推荐一个APP:How We Feel.

Name it to tame it. You can’t change what you don’t notice.

3 远离信息世界的漩涡

所谓,信息世界。是我们注意力在玩的游戏世界。

今年是信息世界巨变的一年。科技隐藏的堤坝,瞬间决堤,猛烈地冲刷着信息世界的地貌,如 DALL-E_2, Notion_AI, Readwise_Reader,ChatGPT,许多过去脑力工作者的烦心问题都将不复存在。

但让我们先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起,话说工业革命一阵风,更多人来到了英国大城市打拼。

工业化和城市化,让伦敦,从1800年1百万人,到1900年已达到6.6百万人。

人多则马多,马多则马粪多。

1894年,英国《泰晤士报》说:在五十年内,伦敦的每条街道都将被埋在九英尺的马粪之下。

当然,马粪危机,并没有出现,因为汽车出现了。

用观史的心态,观当下。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城市马粪过载,影响人类的物理生活空间。

当下,信息革命后,网络信息过载,影响人类的精神生活空间。

在信息海洋里,随处的广告和无关超链接,抢夺着我们的注意力。稍不留神,就掉进了无限时间流的兔子洞,再回神,哎,我刚才要干什么来着。

马粪过载,当时城市居民有着切切时时的感受;信息过载,当下,更多影响着互联网居民,尤其是脑力工作者。

为了远离信息世界的干扰,我做了很多尝试,无用的和有一些用的。直到 ChatGPT 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与信息世界的交互。

一对一,无多余干扰。纯粹,答案直击要点。

ChatGPT 就像信息海洋世界一把魔法小勺,给你一口量的精准信息,没有无关链接,没有广告,没有弹出窗口,没有一个又一个打开的浏览器标签,当然也没有万能药。如何在互动式提问中,找到你要的答案中,找到合适的关键词,是我们一直的功课。

所谓,远离漩涡。就是请回答:在注意力层面,如何忘记网络世界的存在,六经注我,专注于事?

远离互联网兔子洞,不去知识污染区,警惕信息茧房,不因FOMO而阅读。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保护那有限的注意力,因为到最后,人生,不过是我们曾专注的所有事情的总和。

努力反客为主,让信息世界帮助我们更加专注于事,解决问题。

ChatGPT 或许是尝试的开始。

4 远离人情世界的消耗

所谓,人情世界,是我们意义感在玩的游戏世界。

人不是活一辈子,不是活几年、几月、几天,而是活几个瞬间。

人情世界,是关于记忆,关于记忆构成的意义。但不要追求人生意义,因为人生意义不在故事的开头,而在故事的结尾。

人生意义是跷跷板的另一边,当这一边,死前的人生走马灯的瞬间多了,人生意义自然就被翘起了。

在价值和自我,构成的四象限里。

  • 第一象限:高人生价值,高自我相关,如良师益友、终身志业和爱的寻求。
  • 第二象限:高人生价值,低自我相关。如为众人抱薪,为自由开路。
  • 第三象限:低人生价值,低自我相关。如娱乐八卦,社会谣言。
  • 第四象限:低人生价值,高自我相关。如对己的碎语,有毒的关系。


死前的人生走马灯,往往是由第一和第二象限构成,那些值得庆祝的干杯时刻。

而我们与恶的距离,多在第三和第四象限中被助推。

恶的扩大是战争,而战争一直是世界的常态,直到和平被现代社会所发明。

平克,在2011年《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中解释了为什么暴力会减少。五种社会力量和四种善良天使超过了五种内在恶魔,让长期和平成为可能。

有一种直觉,社会已从《动物世界》般血腥暴力,过渡到了《绿色星球》般暗中较劲。

可能更多的是,多少合法罪恶以正义之名,多少优雅谎言以善良之名,多少甜蜜操控以爱之名。

所谓,远离消耗。就是请回答:在精神层面,如何忘记社会关系的存在,做一个地球人,只关心将时间的沙粒变成岁月的琉璃

人海茫茫,努力不陷入:盲,忙。

  • 努力不陷入盲。 如张季鸾所言:「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谨慎把有限精力变成子弹,发向三四象限中的恶战。若有可能,不引战,不参战,不恋战。
  • 努力不陷入忙。 从认知科学出发:远离大脑过载,脑忙则错误百出;远离无关琐碎,身忙则精力分散;远离紧急临时,事忙则紧张不安。一年365天,蛋糕就那么大,不同的我,来分同一块蛋糕。三四象限的我分得多了。一二象限的我就分得少了。


过去一年,我一直在尝试不为: 如果一件事情,不能长久地做,便努力不做。不为,便是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长期地,主动地,有可为。

  • 拒绝,拒绝,再拒绝。是关于聚焦,不仅仅拒绝一般想法,而是拒绝一百个好想法。
  • 放弃,放弃,再放弃。是关于止损,一旦意识到错误,最大的胜利,就是立刻停止。
  • 安静,安静,再安静。是关于表达,信息过载世界,减少噪音,是另一种突出重点。


再去

  • 造梗,造梗,再造梗。是关于生活,一期一会,各尽诚意,莫问是劫是缘。
  • 造器,造器,再造器。是关于爱好,以魂入器,时间淬炼,以求物我合一。
  • 造作,造作,再造作。是关于工作,工作如战,利弊权衡,选对战场,直面真实,高效完成。


重复,重复,再重复。是因为:一来,自己还远未做到。二来,花花世界,容易让人沦陷。

所以,试一试饱和式呼唤。

5

但人是流动的,环境也是。日常生活的沃土,更多是说我们肉身所处的小船,朝夕相处的一方天地。或许你会问,我开头说的「做所有事情都是在做一件事情」中那「一件事情」是什么?

我想用博尔赫斯的一句话结尾:

目的地无关紧要,只要到了那条奔腾不息的河上,知道自己在航行,心里就踏实了。



2022.12.31

贝尔维尤星巴克

注: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欢迎提问